近期关于丽江古城必打卡三个景点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丽江古城必打卡的三个景点有:万古楼、四方街、木府。
1 、万古楼
万古楼是丽江的标志性的建筑。它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 ” ,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 。“万”者 ,寓意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又寓意丽江恢复重建家园 ,千古流芳,万古不朽。
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高33米 ,象征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33万各族人民。主体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国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 。
柱长22米,反映民间“好事成双 ”的说法 ,以及婚嫁选择双日为吉的习俗。采用16根通天柱,反映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开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传说,寓意纳西儿女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2、四方街
四方街 ,位于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 ,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 ,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 。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 ,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3 、木府
木府,全称木氏土司府衙署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关义街光院巷49号,占地面积30666.66平方米。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 ,盛于明” 。明代木得(1382~1390年),开建主体建筑。1998年,重建 ,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木府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府内沟渠纵横 ,活水长流的布局,又见证了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
木府中轴线全长369米,坐西向东 ,“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 ,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
丽江古城的特色
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 ,玉龙雪山下一块高原台地上,海拔2416米。丽江古城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 。
丽江古城气候受南亚高原季风影响 ,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虽处高原 ,终年难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 ,属西南季风气候。
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 、白、彝、藏 、纳西族等各民族精华 。丽江古城为首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 ,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2005年,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开始进行东巴文国际标准化工作 ,系统整理东巴文的书写、语音和语义等 。但在同年贵州省第二次乡村旅游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提出"由于过度商业开发,东巴文正面临灭绝境地。"
关于丽江古城必打卡三个景点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pinheben]投稿,不代表屠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sja.com.cn/toutiao/5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屠杀号的签约作者“pinheben”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丽江古城必打卡三个景点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丽江古城必打卡的三...
文章不错《丽江古城必打卡三个景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