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火场逃生守则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火场逃生守则
火场逃生守则。发生火灾是要及时进行逃生的,很多在火灾丧生的人不是被烧死的 ,而是被烟熏死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些火场逃生的小知识。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火场逃生守则 。
火场逃生守则1
1、是要事先了解和熟悉住宅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以防万一。高层居住建筑至少有两部楼梯可以供疏散使用。火灾发生后,可以寻着指示灯或者指示标识逃生 。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以免电梯停电或失控。
2 、房间内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可以用灭火器或者消防拴第一时间扑灭,此时还应呼喊周围的人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果火势无法控制 ,应该立即自己疏散,并且走时要把房门关上,防止烟气进入走道。逃出火场后 ,不要再顾忌遗留在室内的物品,再返回去拿。
3、当起火点在其他房间或者楼层,开门前应该用手触摸一下门的把手 ,如果门锁的温度已经很高,或者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则说明外面的火已经很大 ,千万不要贸然地打开房门,如果门锁温度正常,或者门缝没有烟雾钻进来,说明火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 ,这时候可以打开一道门缝,观察一下外面的情况 。开门时应该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防止外面的热浪将门冲开 ,使火势蔓延。在确信大火并没有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这时候尽快地逃离火场。
4、当大火和浓烟已经封闭通道,应关闭房门内所有门窗 ,防止空气对流,延迟火焰蔓延的速度,并且用一些布条堵住门窗的缝隙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水浇在门窗上降低它的温度,等待救援 。如果深居楼层较高的情况下 ,也不能盲目地去跳,从窗户跳,要向外发出呼救的信号,可以抛一些沙发垫 、枕头这些软的物体 ,夜间可以打开手电,使下面的人能够知道这里有人,能够救助。
5、当离开房间发现起火部位就在本楼层时 ,应尽快就近跑向已知的紧急疏散出口,遇有防火门应该及时关上,如果楼道被烟气封锁或者包围的时候应该尽量降低身体尤其是头部的高度 ,用湿毛巾或者衣物堵住口鼻。
6、一般高层建筑都会设有避难层 。如果不能安全逃到地面,那么应往避难层逃生,在避难层等待救援。
7 、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 ,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 ,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火灾逃生12口诀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 ,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 ,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 ,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三诀:扑灭小火 ,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 ,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 、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 ,扑灭“初期火灾 ”。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 ,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 ,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 ,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 ,通过阳台 、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cai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 ,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自投罗网 。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六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 ,要防止烟雾中毒 、预防窒息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 ,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 、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 ,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 、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
第七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 ,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日。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 、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 ,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何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 。
第八诀:缓降逃生 ,滑绳自救。 高层 、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 ,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请记住:胆大心细 ,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九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 。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 ,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 ,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 ,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 ,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
第十一诀:火已及身 ,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 ,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二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跳楼逃生,也是一个逃生办法 ,但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 。跳楼也要讲技巧 ,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 、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 ,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请记住:跳楼不等于自杀 ,关键是要有办法 。
火灾逃生10法
1 、熟悉环境法
就是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人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 ,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 ,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 。
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 、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 ,以便遇到火警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 ,临危不乱。
2 、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 ,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在火场上经常出现有人为顾及个人财物等贻误逃生的案例。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 ,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
3、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 ,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 。
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 ,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 ,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 、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 ,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 。
4、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 ,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 、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 ,用湿衣服 、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他救生器材时 ,可考虑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 、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
5、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 、床单、被褥等撕成条 ,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 、床架上 ,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
6、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 ,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 、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 。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 ,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 ,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
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和死亡 。只要有一线生机 ,就不要冒险跳楼。
7 、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 ,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 、救生软梯、救生滑竿、救生滑台 、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 ,就可以火“口”脱险 。
8、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保护自己 ,择机再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 、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 ,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 。
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 ,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 ,要赶紧把窗子关上。然后,如门窗缝隙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 、湿麻袋等难燃物品 ,并不断的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
另外 ,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使之及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等要及时报警 ,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 、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 ,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 。
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 、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有利于逃生 ,应注意应用。
9、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 、门顶处、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 ”、“紧急出口” 、“安全通道”、“火警电话 ”、逃生方向箭头 、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 ,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10、利人利己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 、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 ,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损人利己,妨碍他人疏散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 ,也不利于他人逃生。所以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的疏散方法予以分流 ,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
火场逃生守则2火场逃生原则
1、发生火灾先报警:一旦火灾发生 ,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请记住火警电话是119,报警越早越快越清楚,损失越小。
2、保持冷静不惊慌:被大火围困时 ,千万不要惊慌,必须树立坚定的逃生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决不能采取盲目跳楼等错误行为 。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 ,设法寻找逃生机会逃出火场。
3 、择路逃生不盲从:逃生路线的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追从别人而慌乱逃窜,这样会延误你顺利撤离的时间 ,还容易感染别人引起骚乱。逃生时要选择路程最短,障碍少而又能安全快速抵达建筑物室外地面的路线 。
4、逃离险情不恋财:时间就是生命,火灾袭来时 ,生命悠关,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重要了,请你迅速撤离危险区 ,不要因贪恋财物而丧生。
5、注意防护避烟毒:据资料表明,火灾死亡人数中80%是由于烟毒引起的。因此,逃生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和减少烟气的吸入。应用水将毛巾等浸湿 ,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气 。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6 、逃生避难看环境:你所处的环境突发火灾逃生困难时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及前室、阳台等是你临时避难场所。千万不可滞留走廊 、普通楼梯间等烟火极易波及而又没有消防保护设施的地带 。
天王洪秀全(1814~1864)
东王杨秀清(1821~1856)
西王肖朝贵
南王冯云山(1822—1852)
北王韦昌辉(1823~1856)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814~1864)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 ,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自称天王。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 。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 ,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 。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 ,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 ,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度过难关。同治二年(1863)冬 ,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 。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诗文及诏旨 、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1821~1856)
太平天国前期***之一。广平桂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拜上帝会 。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 ,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 ,称天父第四子。金田起义后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 。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 ,节制诸王。他是起义军前期的实际指挥者,曾指挥太平军成功地突围永安,攻克武昌、汉口 、汉阳等重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 ,他又筹划、组织了太平军第一次西征和北伐诸战役,并以其名义与英国公使通信,宣布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 。他战功显赫 ,位高权重。因居功骄横与天王洪秀全矛盾加剧。咸丰六年(1856),在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后,他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一说未逼封)。洪秀全遂下密诏(一说无密诏)令领兵在外的韦昌辉、石达开等返天京除杨 。韦昌辉率部抵天京后 ,突袭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全家。而后又有意扩大事态,诛戮杨秀清部属二万余人 ,逼走石达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史称天京事变。事后不久,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以后 ,追念杨秀清前功,将其死日定为“东王升天节 ”以志怀念 。
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
肖朝贵,生于清嘉庆末年 ,壮族,武宣县河马乡下武兰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加入由冯云山组织的紫荆山拜上帝会。后到壮 、汉、瑶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串连发动各族群众人会 。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紫荆山拜上帝会从秘密活动转入公开斗争,提出“同衣同食”、“把天堂搬到人问”口号,英勇地向封建统治挑战。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绅十分仇视和恐惧。土豪王作新勾结桂平县官府逮捕冯云山 、逼走洪秀全后 ,扬言“杀绝拜上帝佬 ” 。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肖朝贵和杨秀清挺身而出,组织民众增强团结 ,安定人心。并发动烧炭工人捐集了几百串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
金田起义前夕,肖朝贵回武宣家乡招集会众,并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 。他断然自毁庐舍 ,表示破斧沉舟,义无反顾的反清革命决心。在肖朝贵的带动下,群众踊跃参加团营。
1851年(清咸丰元年)1月11日 ,爆发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肖朝贵是起义的主要***之一。3月18日 ,他在武宣东乡代天兄传言,针对当时军事给养困难和太平军内部有动摇、开小差的情况,教育太平军广大将士恪守天条命令 ,和睦团结,互相帮助 。扎营不得入村搜索财物,打仗不得临阵退缩 ,缴获银元不得私分,特别强调要同心同力打江山。在武宣东乡的会战中,太平军大败清军,取得了金田起义以来最大的胜利。肖朝贵在协助洪秀全动员、鼓舞和指挥太平军英勇杀敌中 ,起了重要的作用 。3月23日,洪秀全在东乡登极称天王,封五军主将 ,肖朝贵为右弼正军师 、前军主将,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而居第三位。从此,肖朝贵担负着率领太平军主力部队的重任 ,转战千里,功勋卓著。
1851年7月,太平军撤离武宣、象州 ,回师紫荆 、金田 。清军纠集3万兵力,分两路南北夹击太平军,太平军被包围在金田、莫村的狭小地区内 ,形势危急,少数人叛变。7月13日,肖朝贵在莫村配合杨秀清又一次代天兄传言,严厉斥责一些人“各为私 ,不公心,不忠心”。激励将士团结,忠于革命 ,鼓舞士气,反对叛逃 。由于太平天国军民的努力,度过了难关 ,转危为安。
9月中旬,太平军突围到平南县的思旺圩。15日,清广西提督向荣绕道人平南的官村 ,扎营数十座,企图拦截太平军的去路 。肖朝贵率领的前军和冯云山率领的后军密切配合,乘向荣立足未稳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其发起突然袭击。向荣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几乎全军覆没 ,将领毙命一二十人,大批粮草军械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平南官村大捷,为太平军胜利进军扫清道路。9月25日 ,肖朝贵指挥罗大纲率领前锋,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举攻下永安州(今蒙山县城) 。
太平军在永安半年中 ,进行休整和加强农民政权建设,肖朝贵驻扎州城西面二里的寇岭炮台上,指挥太平军的主力部队在西线战场上多次打败清军的军事“围剿”。同年12月17日 ,天王洪秀全为了表彰“同打江山 ”的功臣,加封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
1852年(清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肖朝贵督率太平军几千人担负着反击清军追袭的重任 。4月7日,清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大军尾随追来。肖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奉命反击。4月8日,乌兰泰率清军来犯,太平军居高临下 ,发动凌厉攻势,歼灭清军四五千人 。清将长瑞等四总兵毙命。乌兰泰堕崖受伤,仅以身免。清军在广西的主力基本被打垮 。太平军乘胜北上 ,一路势如破竹。
1852年夏,太平军从桂北全州进入湖南期间,东王杨秀清 、西王肖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几篇重要檄文。猛烈抨击清朝的倒行逆施 ,列举了官僚地主盘剥民脂民膏的罪状 。宣告了清朝“妖运告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来临。动员广大人民大力支援革命 ,号召清官兵认清形势,弃暗投明,共同反清 ,“同享太平之乐 ”。这几篇檄文,旗帜鲜明,气势磅礴,对团结人民、孤立敌人 、推动革命的胜利 ,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肖朝贵统帅前军,出广西、入湖南,“所攻必克” ,节节胜利,连克道州、桂阳 、安仁、攸县,7月25日攻破醴陵 ,充实了军需给养 。这时,肖朝贵向天王洪秀全献策:长沙清军兵单力薄,如果拨数千精兵 ,神速攻袭,垂手可得。洪秀全采纳了肖朝贵的建议,即命肖朝贵率军督战。
1852年7月27日 ,肖朝贵率军直奔长沙,在石马铺一战告捷,大败清军 。然后亲率曾水源、林凤祥 、李开芳等几位猛将,领兵在离长沙十里处扎营 ,准备攻城。长沙守将罗绕典事先得报,不与肖朝贵交锋,只紧闭城门不出 ,命令城里8000清兵按兵不动。
肖朝贵在胜利面前,骄兵疾进,又远离了太平军的后续部队 ,孤军深入 。结果,由于兵力单薄,不能合围长沙 ,只好占据城南外的妙高峰、鳌山庙,抢修工事,以作侧面攻城。这时 ,长沙清兵增至10万之众,清将江忠源率援军赶到,占据城南高地天心阁和蔡公坟两地,夹击太平军。7月28日 ,肖朝贵在后军不继的不利形势下,拔队攻城 。当天上午,双方激战几小时 ,肖朝贵指挥太平军连破清方营盘多座,乘胜推进七八里,杀死杀伤清方将官数十人、清兵2000多人 ,缴获火药4000余担,以及大小火炮和军粮无数。但是,太平军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局部的胜利无法扭转整个战局,长沙仍无法攻下。7月29日,肖朝贵亲带卫队临阵指挥 。他“勇猛刚强 ,冲锋第一”,挥刀往来,呼号激烈。正当与敌混战中,他不幸被清军发炮击中 ,洞穿胸部,血流如注,但他视死如归 ,在临难时还对太平军将士说:“攻取长沙,有进无退。我今天马革裹尸,上登天堂 ,也是如愿的。 ”最后,他壮烈牺牲,时年仅30余岁 。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1822—1852)
冯云山(1822—1852)太平天国***之一。广东花县人。又名乙龙 。自幼习诵经史 ,博览诸书,但屡试不第,执教村塾。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 ,与洪秀全创建拜上帝会。次年与洪秀全到广西贵县发展会众 。同年9月只身入桂平紫荆山区,充当雇工,塾师,在烧炭工人和贫苦农民中宣传拜上帝教 ,发展会众,吸收杨秀清 、萧朝贵等山区农民。烧炭工人3000余人参加,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组织基础。1847年秋 ,洪秀全来紫荆山区后,协助洪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参与制订“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 。1848年1月 ,因遭劣绅控告,在桂平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10月经营救出狱后 ,积极协助洪秀全筹划武装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 。12月 ,在永安(今蒙山)封为南王、七千岁。太平天国军制、官制 、礼制、历法等均出自其手。1852年6月,进攻全州时中炮受伤,至簑衣渡牺牲。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1823~1856)
太平天国前期***之一 。又名韦正。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 。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 ,领右军主将,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仅次天王洪秀金、东王杨秀清对杨秀清素怀不满 ,但表面装作顺从。咸丰六年(1856)督师江西时,洪 、杨矛盾爆发,他接到天王密诏(一说无密诏)后率兵3000星夜回天京诛杀杨秀清及其家眷 。有意扩大事态,株连杀戮杨部属二万余人 ,史称天京事变。后欲加害石达开。石达开逃离天京,起兵安徽,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 。十月初五 ,洪秀全下诏讨韦,处死韦昌辉,削其封号 ,贬为“死孽”。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 。早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谋举义。金田起义后,被封为左军主将,旋封翼王。在太平军由广西向金陵(今南京)进军途中 ,任开路先锋,屡建战功。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春 ,太平天国建都金陵,称天京,石达开留京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 。四年 ,西征军在湖南湘潭为曾国藩的湘军所败,节节后撤,武汉失守 ,九江危急。他奉命率援军赴湖口,指挥九江 、梅家洲守军顽强抗敌,将湘军水师的小船困锁于鄱阳湖内 ,重创其笨重大船于长江水域,由此西征军扭转战局。六年春,奉命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 ,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共解天京之围 。六年秋,天京爆发内讧 ,石达开奉诏回京辅政,合朝拥戴。七年夏,因受洪秀全疑忌 ,率10余万众,脱离皖、赣根据地,转战浙、闽 ,后折入湖南,进图四川,与湘军作战失利 ,被迫撤入广西。十一年秋,他重振队伍,在川南 、黔北转战年余,屡战受挫 。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 ,1863)夏,进至越厅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南),为大渡河所阻 ,又遭清军及士兵围困,进退无路,陷于绝境。他冀图“舍命以全三军 ” ,投入清营,后不仅部属惨遭屠杀,自己也在成都遇害。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1837~1862)
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 。广西藤县人。少孤 ,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随军西征 。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 ,转战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镇江被困,随燕王秦日纲往援,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 ,遂大败清军,解镇江围,并与各友军共破江北 、江南大营。石达开出走后 ,受封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和李秀成等同主军政。八年夏,与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营 ,继而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 。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 ,东征苏(州) 、常(州)。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他注重上游 ,力主先救安庆 。秋,太平军计分两路,合取湖北,迫敌回救。他率大军趋北路 ,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今黄冈),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 ,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 ,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 。同治元年(1862)春,派部将陈得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 ,庐州守军兵单并围急。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今安徽寿县) ,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就义,年仅26岁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1823~1864)
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1851)参加太平军 。三年二月克金陵(今南京),称天京,以功保升军帅、监军。次年 ,调守庐州(今合肥)。六年春,随燕王秦日纲回救镇江,与清军大战于高资、汤头 ,解镇江之围,旋大破清军江北 、江南大营。晋升地官正丞相,七年 ,封合天侯 。时当天京事变后,授命为副掌率,与陈玉成同掌兵符 ,提调军务。八年夏,与陈玉成等共商解京围之策。九月大破清军江北大营 。十月,在三河之战中配合陈玉成部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封忠王。曾与干王洪仁共订“围魏救赵”之策 ,并于十年初亲率大军奔袭杭州,诱敌分兵,然后间道驰还 ,五路合击,再破江南大营;又乘胜东取苏(州)、常(州),建立苏福省 ,为太平天国后期战争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 。但李秀成此后对天京上游战事重视不足,在二次西征中进兵迟缓,合攻湖北误期 ,进抵湖北南部后即撤军东下,虽得一浙江而安庆陷落,天京西面失去屏障。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 ,1862)进军上海,未克。集结各路大军(共十三王)回救天京,久战无功而退;又北进江北,半途而返 ,损折精锐大半,军势大挫 。二年,受任真忠军师 ,主持天京战守。湘军围城日急,他力主“让城别走”,洪秀全固执不从 ,遂致坐困。三年六月十六,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 。写有长篇供词 ,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翼王石达开(1831~1863)
英王陈玉成(1837~1862)
忠王李秀成(1823~1864)
关于火场逃生守则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xuanjueshan]投稿,不代表屠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sja.com.cn/toutiao/52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屠杀号的签约作者“xuanjueshan”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火场逃生守则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火场逃生守则...
文章不错《火场逃生守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