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测井设备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测井设备先后经历了从模拟系统(20世纪50~60年代),到数字系统(20世纪70年代)再到数控系统(20世纪80~90年代)和成像系统(20世纪90年代)几个发展阶段。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是数控测井系统,其井下和地面仪器设备的构成及大体功能如下。
14.3.1 井下仪器
目前,数控测井系统的下井仪器已多达数十种 ,其中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之多 。不同的下井仪器具有不同的探测原理,测得的地层物理特性也不相同。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地质和工程目的对其进行选取。
井下仪器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从简单的只带有电极的棒体到装在承压金属壳内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复杂的电子线路系统 。所有的井下仪器都有探测器 、接收器或传感器。同时为了测量诱发现象,还需要有一个源或发射体。这些均被安装在井下探头内 。有的井下探头还具有液压或机械系统,用于打开或关闭带有推靠极板的井下仪器的推靠臂。
井下探头通常接在电子线路的下面。保护壳内的电子线路,根据需要将具有以下任务。
1)给井下探头的发射系统供电 ,控制发射信号的时间和特性;
2)给探测器或接收系统供电;
3)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和比例变换等;
4)提供探头机械部分工作所需的动力,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
当多个井下仪器组合在一起进行测井时,仪器串中的每个探头及其电子线路都为来自或通向另一井下仪器的信号提供通路装置 ,并用插头座和丝扣环构成快速插接系统,与马笼头或电缆头连接。
井下仪器的探头及电子线路构成数据采集系统。井下发送部分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这些信息经电缆向地面发送,地面仪器的数据接收部分进行接收 。
井下仪器的探测能力取决于它的径向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 ,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从探测原状地层真实参数的目的,我们希望深的探测深度,减小井孔和侵入带的影响 ,但这势必又会增加围岩的影响而降低纵向分辨能力。反之,从探测薄层和了解地层微细变化的目的,我们又希望高的纵向分辨率 ,但这时井孔及侵入带的影响又会相对增加而降低探测深度 。要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比较困难。随着仪器设计的改进,如装置贴井壁 、电流聚焦、井眼补偿和采用不同探测深度的探测器阵列等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同方法的各自局限。目前,常用测井下井仪器的径向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如表14-2所示 。
表14-2 几种测井仪器的径向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
14.3.2 地面仪器
测井地面仪器是在测井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监控 、曲线记录和处理的系统。它首先对接收到的井下测井信号进行“信号恢复”处理 ,然后通过离散采样,将数据记录在磁带或磁盘上并显示、绘制成曲线,同时在井场做快速直观解释或通过遥传系统送到计算中进行处理。
典型的数控测井地面仪由计算机主机、信号采集系统 、磁带机、绘图仪、测井接口、供电设备 、深度通讯设备 ,以及其他辅助或特种作业面板等构成 。其中主要部分作用和功能如下。
(1)计算机主机
它是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2)信号采集系统
这部分是测井地面仪器的关键,它所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信号采集。由测井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随测量深度和测量时间变化的连续信号 ,它包括各种模拟信号、声波波列信号、脉冲信号和数字信号,测井信号采集将这些连续信号离散化,然后再对离散信号作数字处理 。
信号采集系统还具有如下重要功能:信号预处理。对井下信号进行滤波 、放大、A/D转换、鉴别和整形等。数据采集控制 。对下井仪器以可选的采样速率和采样方式进行控制 ,对井下仪器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数据调制解调。将主机发出的命令调制后送到井下,将井下来的经调制的数字信号送到主机 。接线控制。根据不同下井仪器的供电 、信号传输模式要求,控制电缆连接方式将不同的测井信号送到不同的信号道。
(3)磁带机
将所采集的原始测井数据以一定的记录格式进行数据存储 ,用于数据的后续处理及向计算中心发送 。
201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井下作业安全要求
一、马龙头(连接仪器和电缆的) 一种改进了的用于地球物理测井作业的电缆与仪器方便连接的 马龙头, 由于外壳内的各主要部件彼此并非固定连接, 又将所有易损、 密封等有关部件都组装在密封插座上,作为一个整体部件 ,用一个连 接螺帽把外壳和密封接头连接在一起, 所以结构简单 、 装配检修方便。 电缆与 EILOG 井下仪器连接专用设备, 具有重量轻耐高温高压、 绝缘性能良好 ,现场操作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EILOG 测井马笼头 (以下简称马笼头)主要由:鱼雷连接头、打捞头 、密封接头、安全 拉力棒等组成 。 上部 中部 下部 鱼雷连接头:位于马笼头最上端,是电缆通过快接鱼雷与井下仪器连 鱼雷连接头 接的第一个环节,鱼雷连接头上有防转键槽、丝扣、外壳等部件 ,连 接后保证鱼雷内腔的密封绝缘。 打捞头: 位于马笼头上部, 外径为 60mm, 打捞头 采用优质钛合金加工而成 , 仪器在井下遇卡时, 配合卡瓦打捞筒或三球打捞筒完成仪器解卡自救 工艺。 密封接头:由接头主体 、耐高压密封塞、31 芯插头三部分组成。接 密封接头 头具有密封性好,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安全工作 。 拉力棒:安装在马笼头密封接头与外壳之间。在测井过程中当仪器井 拉力棒 内遇卡 ,采用穿芯或三球打捞工艺完成解卡作业施工时,因拉力棒设 计的拉断力小于电缆的拉断力,拉力棒被拉断,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 作用 ,井下仪器沿打捞筒提出井筒,顺利地完成打捞工作。 技术性能: 1.最高承受压力 140Mpa 2.工作环境温度 -30℃~150℃ 3. 拉力棒许用拉力: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 新品接插件对地绝缘不低于 500M ,接插件接触电阻小于 0.5 . 二 FYMLT—901A 型测井马笼头主要由:快接鱼雷、打捞头 、密封 接头、安全拉力棒和硅脂腔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尾锥 2.顶丝 3.打捞头 4.壳体顶丝 5.密封胶囊 6.拉力棒连接套 7. 四槽锥套 8. 拉力棒组件 9.六方锁片 10.连接螺套 11.拉力棒 12.马 笼头密封接头 13. 密封圈 (Φ80×Φ3.1) 14. 密封圈 (Φ63×Φ3.1) 15. 密封塞安装孔 16.铠装电缆 17.连接滑套 18. 密封圈 (Φ63×Φ3.1) 19. 护丝 快接鱼雷:位于电缆下端 ,测井马笼头上端,是电缆与马笼头连接的 快接鱼雷 专用设备,连接好后 ,使快接鱼雷内腔注满硅脂,以保护密封导线插 接件不受井下泥浆侵蚀,起绝缘保护、传输信号的作用。 打捞头:位于马笼头壳体上部 ,外径为 Φ60mm,仪器在井下遇卡时, 打捞头 配合卡瓦打捞筒或三球打捞筒完成仪器解卡自救工艺 。 密封接头:由接头主体 、耐高压密封塞、28 芯插头三部分组成。接 密封接头 头具有密封性好 ,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安全工作。 安全拉力棒:安装在马笼头密封接头上部 。在测井过程中当仪器井内 安全拉力棒 遇卡,采用穿芯或三球打捞工艺完成解卡作业施工时,因拉力棒设计 的拉断力小于电缆的拉断力,拉力棒被拉断 ,从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 用,井下仪器沿打捞筒提出井筒,顺利地完成打捞工作。 硅脂腔:位于马笼头壳体内 ,拉力棒组件、密封插件等都在其中,腔 硅脂腔 体内注满硅脂,避免了井下高压泥浆挤入腔体内 ,保护导线绝缘不被 破坏。 FYMLT—901A 型测井马笼头具有耐高温高压 、绝缘性能良好、安装 快速、现场操作方便等特点;仪器结构紧凑 、合理;维修保养方便、 安全可靠;便于实现多项目组合测井 。 2、 主要技术指标: 、 主要技术指标: 2.1 高承受压力 100Mpa 2.2 高工作温度 150℃ 2.3 拉力棒许用拉力:22±3 KN 2. 新品接插件对地绝缘不低于 500M , 4 接插件接触电阻小于 0.5 。
四 、录井作业安全要求
当发生井喷时,应按钻井施工单位的统一指挥 ,及时关闭所有录井用电,灭绝火种,并妥善保管资料;遇中途测试、泡油解卡、爆炸切割 、打捞套铣等特殊作业 ,应严格遵守钻井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在新探区、新层系及已知含硫化氢地区录井时,应进行硫化氢监测,并配备相应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吊套管上钻台作业时,核对入井套管编号的录井人员 ,应远离钻台大门坡道15 m以外;固井时,录井人员不应进入高压警戒区;带电检修仪器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操作时应至少有2人在现场实施监护。
五、测井作业安全要求
测井车接地良好 ,地面仪器 、仪表应完好无损,电器系统不应有短路和漏电现象,电缆绝缘、电阻应达到规定要求。地滑轮应及时保养 ,做到灵活好用,牢固可靠 。井口马达齿轮啮合良好,销子及齿轮轴不松不旷;深度系统、张力传感器的连线绝缘 、导通良好 ,定期按标准校准。固定地滑轮尾链应完好无损,承受拉力不低于120 kN并定期检查。检查绞车链条固定处,应无开焊、脱焊;深度、张力传感器和马笼头应定期检查保养 。马笼头拉力棒应每10口井更换一次 ,遇硫化氢应随即更换,电缆应定期做拉断试验并存档。
在测井作业中,若有井涌迹象,应按井控要求处理。遇有硫化氢气体等特殊测井作业 ,应制定测井方案,待批准后方可进行测井作业 。
六 、射孔作业安全要求
1.在射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压井;在钻井平台上(现场)存放爆炸物品时,应放在专用释放架上或指定区域;射孔时平台上(现场)不应使用电、气焊。平台上或停靠在平台(作业现场)周围的船舶(车辆、人员)不应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
2.装炮时应选择离开井口3 m以外的工作区 ,圈闭相应的作业区域 。联炮前,操作工程师应拔掉点火开关钥匙和接线排上的短路插头,并安装好控制闸门或井口装置和防喷装置。
3射孔时应有专人观察井口 ,有外溢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下深未超过200m时,不应检测井内的枪身或爆炸筒 。
七、试油(气)和井下作业安全要求
1.起下管柱应连续向井筒内灌入压井液,并控制起下钻速度;对井漏地层 ,在起下管柱前,应向射开井段替入暂堵剂暂堵地层。
2.起出井内管柱后,在等待时 ,应下入部分管柱,并装好采油(气)树,严防空井井喷事故发生。
3.压井作业中,当井下循环阀打不开时 ,可采用连续油管压井或采用向地层挤入法压井,然后对油管射孔或切割,实现循环压井。
4.进行油气层改造时 ,施工的压力不能超过油管 、工具、井口等设施中允许的最小许可压力范围;若油管注入泵压高于套管承压,应下入封隔器,并在采油(气)树上安装安全阀限定套管压力 。
5.井口操作应避免金属撞击产生火花。修井机排气管道应安装火花捕捉器。对特殊井应装置地滑车 ,将通井机安放在距井口18 m以外的位置,进入井场车辆的排气管应安装阻火器 。
6.发现封隔器失效,应立即终止测试 ,采用反循环压井。
7出现环空压力升高,应通过节流管汇及时泄压,若泄压仍不能消除环空压力上升 ,立即终止测试。
8.发现地面油气泄漏,视泄漏位置及时关闭油嘴管汇,紧急切断阀或采油树生产阀门,对泄漏设备进行整改 。
9.测试过程中若发现管柱自动上行 ,应及时关闭防喷器,环空蹩压平衡管柱上行力。环空憋压不应达到井下压控测试阀操作压力。
10.压裂、酸化 、化堵
地面与井口连接管线和高压管汇,应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 ,各部阀门应灵活好用 。井场内应设高压平衡管汇,各分支应有高压阀门控制。压裂、酸化、化堵施工所用高压泵安全销子的切断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设备和管线泄漏时,应停泵 、泄压后检修 。高压泵车所配带的高压管线、弯头要按规定进行探伤、测厚检查。施工井口或高压管汇如发生故障 ,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压裂作业中,不应超压。压裂施工时 ,井口装置应用钢丝绳绷紧固定 。
关于测井设备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buliexin]投稿,不代表屠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sja.com.cn/toutiao/23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屠杀号的签约作者“buliexin”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测井设备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测井设备先后经历了从模拟系统(2...
文章不错《测井设备》内容很有帮助